
会议回顾
精品母婴门店SHOW
2025 CBME精品母婴门店SHOW,这场聚焦精品母婴门店打造的盛事,5位实战派精品母婴门店大佬登场分享,从品牌赋能、电商试水、小城突围、门店打造等维度,掏出了压箱底的实战干货,也聊透了藏在案例经验背后的巧思。
会议速览
此次CBME精品母婴门店SHOW的分享,各位嘉宾虽视角各异,但核心共识清晰:精品母婴门店需以用户为中心,通过信任构建、场景创新、精准运营,在存量市场中开辟增量空间。正如会议中一位主理人所言:“精品母婴门店不是卖货,而是贩卖对美好生活的想象。”这或许就是高价值母婴门店的终极答案。
话题一、从情绪价值出发,iniuniu的
品牌赋能

核心观点:
在当前母婴市场,90后、00后成为消费主力,他们的育儿和购物理念与以往大不相同,更注重母婴店提供的情绪价值体验。因此,精品母婴店选品虽是竞争力之一,但服务及情绪价值供给的差异化愈发关键。
升级策略:
1.情绪价值驱动体验升级:90/00后父母追求“不扫兴育儿”,更注重母婴店提供的情绪价值体验。门店需通过差异化服务,如成长学院、孕妇瑜伽、专家讲座等活动,建立情感连接;
2.活动IP化运营:通过主题化活动:音乐节、麦当劳后厨参观、消防员体验...重塑买卖关系,将顾客转化为品牌共建者。活动设计注重成本控制与分层收费,免费体验与付费活动结合,平衡吸引力与盈利性。
话题二、从一家母婴店发展到多元化
母婴行业

核心观点:
从2014年首家门店到多元化母婴服务生态,哈尼奥始终以“信任”为核心。通过全球严选产品、每年参与国际展会、动态更新质检报告,依托东北10万会员数据建立试销系统,确保产品品质与市场适配性。
升级策略:
1.始终关注品质,信任生态构建:从全球严选到自建供应链,通过动态质检、会员数据驱动的SKU试销系统,确保产品渠道正规、有授权;
2.产业延伸与用户生命周期管理:基于母婴店客群信任延伸业务链,开设高端月子会所、社区品牌集合店,实现 “产品+服务”的生态闭环;会员系统打通积分互通;
3.品牌人格化表达:关注妈妈群体从育儿到自我需求的转变,通过打通会员系统与积分互通,推动用户在不同业务场景中自然转化,让品牌成为 “陪伴家庭成长的伙伴”。
话题三、小城突围:新店如何赢得
高净值妈妈

核心观点:
在当下母婴市场,电商冲击严重,母婴店存在感薄弱,消费者热衷比价,三线小城市母婴店生存面临巨大挑战。在此情形下,陈潇先生提出可打造属于自己的母婴节,例如,每年4月和9月开展活动,提前于618、双11等电商大促前集中发力。
升级策略:
1.错位营销:自建“母婴节”,在618/双11前启动活动,通过参加大型展会制造区域影响力。伴手礼、品牌联合礼品矩阵强化用户记忆,将价格竞争转化为品牌认知竞争;
2.流量精准运营:聚焦贡献80%毛利的 20%高净值客户,通过付费流量,如电梯广告、互联网广告与私域转介绍引流,新客到店先体验后转化,活动前停单营造稀缺感;
3.IP双重建设:打造门店品牌IP与店长专业 IP,联合多品牌提供专属礼品,强化用户对门店的信任与选择偏好。
话题四、小鹿斑比的进化论:从母婴尖货
到买手集合空间

核心观点:
小鹿斑比定位高端精品门店,2018年试水抖音并获成功,内容破圈引流,私域沉淀复购。2019年受疫情影响,线下经营受限、生育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加,竞争激烈。2023年,重新装修店铺,减少大件商品,进行品牌观察与调整。
升级策略:
1.空间美学与功能重构:减少大件商品占比,强化空间美学设计,打造更符合年轻父母审美的场景化体验;
2.全渠道融合与私域沉淀:发力线上平台内容引流,将线上流量沉淀至私域,同时组建专业电商团队开展直播,实现“线上种草-线下体验”闭环;
3.差异化服务突围:聚焦调理、童装等细分领域,通过持续培训,强化专业度,避免同质化竞争。
话题五、精准定位:母婴门店的多元化
经营之道

核心观点:
基于“90/95/00后父母占比超68%”、“精品店年增长率达23%”的行业数据,乐多Baby的经营逻辑是 “精准定位+氛围营造”。
升级策略:
1.分层布局:从传统门店好奇宝贝、进口母婴精品店乐多baby,再到高端精品店Domi,分别以 “传统模式”、“浪漫主题装修”、“育儿顾问全周期陪伴” 满足不同客群需求;
2.体验升级:将鲜花、下午茶等生活元素融入门店,弱化 “货架感”,强化 “第三空间” 属性,让门店成为宝妈放松与社交的场所;
3.选品原则:以 “质量安全、团队专业、口碑良好” 为标准。
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在选品、体验、服务、生态等维度持续深耕;
从 “卖产品” 向 “传递生活方式与情感价值” 转型;
五位嘉宾分享的实战经验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精品母婴零售不再是冷冰冰的杂货铺,反倒成了会递暖手宝的生活向导。带娃的小确幸、育儿的小巧思、一家人的小情调,都能借着商品和服务悄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