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由中国服装协会国风时尚专委会主办的“从红帮裁缝到国际时尚——旗袍的守正与创新”主题论坛在武岭幽胜景点开讲。作为“风华万象·甬动国潮——雪窦山当代旗袍时尚周”核心日程,百年红帮的缝纫机声与守正创新的文化思潮在同一时空交错,一根小小的针,串起了非遗记忆、产业理想与全球潮流。
论坛汇聚了国内顶尖的服装设计师、非遗研究学者、行业领袖与品牌主理人等,共同梳理旗袍的百年演进脉络,破解非遗工艺的当代转化密码,谋划中国时尚产业的未来之路。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纺联非遗办主任华珊,中国服装协会专职副会长、中服协国风专委会主任杨晓东等出席论坛。
大咖云集,多元视角下的旗袍与文化传承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金顶奖设计师计文波
论坛伊始,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金顶奖设计师计文波深情回顾了自己与红帮裁缝的渊源。他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始终是我创作的源泉”破题:“我的师傅就是红帮传承人,我从一针一线开始学做衣服。红帮精神培养了我,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工匠态度与文化自信。”他强调中华文化的魅力是设计的核心竞争力,要将非遗、传统服饰精神与全球时尚前沿结合。他鼓励后辈多维度发展:不仅要创作作品、举办发布秀,更要具备市场转化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成为兼顾商业价值与文化责任的“民族大师”。
广东省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会长、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赵亚坤
广东省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会长、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赵亚坤则以精美绝伦的龙凤褂为例,生动阐释了非遗工艺的当代价值与时尚转化。她在“从指尖到殿堂:非遗工艺与龙凤褂的时代对话”分享中深情阐述:“龙凤褂不仅是婚服,更是家族情感与文化记忆的载体。其纹样中的每一针每一线都饱含寓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吉祥语义系统。”她强调,传统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从明星婚礼的广泛传播到国际秀场的频频亮相,传统龙凤褂正在逐渐升华为具有全球吸引力的东方时尚元素,彰显出中国非遗在当代强劲的创新活力与文化感召力。
广东省服装创新设计工程研发主任、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金憓
广东省服装创新设计工程研发主任、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金憓的演讲主题是“非遗香云纱的当代表达与转译”,系统性地阐述了如何让这项古老技艺焕发新生。她指出,香云纱是广东特有的丝绸面料,被誉为“软黄金”,曾因色彩单一、工艺复杂、价格高而传承困难。“为应对挑战,我和团队开发了‘非遗+’模式,通过与时尚、科技、游戏等领域的跨界合作,实现了从守护到激活,从传承到共创的转变。”同时她还分享了文化出海的成果,让深植于岭南大地的香云纱通过创造性转译,成为联通古今、对话世界的重要文化符号。
北京服装学院教授袁仄
压轴登场的北京服装学院教授袁仄,带来了引人深思的演讲“百年旗袍:旗袍的前世今生”。他强调,对待传统的正确态度是“朝前看”:“对传统的继承不应仅仅是复原,更应该是创造性的转化。旗袍的百年演变史本身就是一部不断改良、适应时代的创新史。它的未来在于继续‘改良’,在尊重其核心形制与美学精神的基础上,融入当代的审美与生活方式,这样才能真正走向大众,迎来第三次黄金时期。”袁仄从历史深处厘清了旗袍的文化脉络,为其未来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点和开阔的思想视野。


思想碰撞,共议“非遗人文×旗袍创新”
在论坛的圆桌对话环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品牌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晴颖与四位来自学界与产业界的重磅嘉宾围绕“守正”与“创新”两大维度,展开了一场深度而富有建设性的思想碰撞。论坛以溪口“红帮裁缝”非遗技艺为锚点,深入探讨了旗袍在当代的文化表达、教育传承、商业创新与国际传播路径,为中国旗袍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多元而清晰的视角。
浙江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浙江省时尚产业联合会秘书长朱伟明
浙江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浙江省时尚产业联合会秘书长朱伟明指出,旗袍作为中国经典服饰品类,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传承价值。他强调,旗袍要在当代持续焕发生命力,必须契合当下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将旗袍文化“发挥到极致”。“时尚是一种文化软实力”,旗袍完全有潜力成为代表中国的时尚符号,在国际语境中传递东方美学与文化自信。
禄然文化创始人陈星颖
禄然文化创始人陈星颖分享,要将旗袍真正融入当代日常生活,核心点在于打破其仅限于特定场合穿着的传统认知,使之从一种仪式性的服饰转变为满足多元生活场景需求的日常选择。推广旗袍不能仅停留在文化符号的层面,而应深度结合现代人的生活动线——例如上班通勤、朋友聚会等真实场景。同时要降低消费者的决策门槛,提供价格亲民、购买便捷的产品渠道,使更多人愿意尝试。
J&S品牌创始人兼设计总监蒋硕
J&S品牌创始人兼设计总监蒋硕认为旗袍的创新不仅要进行文化体验与设计创新,还要结合科技支持与社会化传播,在面料、色彩和款式上做出大胆而适宜的创新,使旗袍“可观赏、可参与、可穿着”。作为一名资深童装设计师,她强调儿童旗袍的设计必须在充分尊重传统旗袍美学与工艺(如十字裁剪、盘扣等)的基础上,融入当代审美与现代穿着需求,让孩子自然而然接受并喜爱。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杨威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杨威强调从文化资源中汲取精髓,应重点从两个层面入手:一是弘扬红帮“敬畏手艺、追求极致、持续创新”的价值观,二是传承其融合中西的技艺智慧——例如红帮曾深入研究西方剪裁,制作出中国第一套西装、编写第一部理论著作,这种开放、学习、转化的能力至今仍具启示意义。同时,她呼吁行业、院校与社会共同构建传承生态,使旗袍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塑造东方审美的重要媒介。
本次论坛不仅是“雪窦山当代旗袍时尚周”的重要学术支撑,更是一次凝聚行业共识、明确发展路径的高层次对话。它深刻溯源,致敬以“一根针绣出半部近代服饰史”的红帮匠魂;它放眼全球,探讨以旗袍为代表的东方服饰美学如何在国际时尚舞台赢得更大话语权。“从红帮裁缝到国际时尚——旗袍的守正与创新”主题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中国旗袍与非遗服饰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思想动力,为行业奠定了“守正创新”的共识基础,更开启了中国时尚从文化自信迈向国际话语体系构建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