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物馆展演或开展与戏剧相关的活动由来已久,是博物馆诠释藏品及其背后文化的重要形式。戏剧活动可以拉近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让观众置身真实情境中,增加参观乐趣。
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利用戏剧形式开展儿童教育活动,引导儿童参与角色扮演等游戏,挖掘他们的潜能,提升他们的社会情感能力。
本期案例聚焦介绍了8个形式较为新颖的博物馆儿童戏剧活动。与传统的戏剧演出不同,本文精选的案例均包含观众互动或共创的环节,例如儿童与家长共同即兴演绎绘本内容、以戏剧互动的形式观展、观众参与舞台布景制作等等,互动式的戏剧活动让观众以更加沉浸式的方式了解展览或博物馆主题内容,也给儿童提供发挥创造力、表达自我的空间。
01“大怪兽与石头兔子”戏剧工作坊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对象:7-8岁,对表演感兴趣的儿童
活动内容:“大怪兽与石头兔子”(The Big Ugly Monster and the Little Stone Rabbit)是一本以“孤独与陪伴”为主题的绘本。工作坊以此绘本为基础设计,由戏剧专业老师带领小朋友通过多样的戏剧游戏演绎绘本的内容,讨论孤独与陪伴的话题,培养同理心和创造力。
在习惯了虚拟世界、与现实的连接逐渐淡化的今天,孤独不再是成年人独有的感受,它同样成为儿童成长过程中无法回避的课题。而戏剧可以让人们在一个安全、有距离的空间里,勇敢面对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情绪角落。
活动中,导师会先引导小朋友通过肢体表演和艺术创作,将自己的创意和想象添加到绘本当中,在了解故事背景的基础上丰富角色的形象。随后,小朋友们扮演自己选择的角色,用心体会角色的情感与处境。在工作坊后半场,导师会从角色出发,引导小朋友们思考角色所面临的难题,让小朋友们提出解决办法。最终,导师将话题映射到实际生活,从学校、邻里、家庭等更实际的角度,激发小朋友们思考孤独的表现与解决方法。

图源: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02
“呐喊的小细胞”沉浸式音乐肢体亲子剧场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对象:7-12岁儿童及家长
活动内容:活动在美术馆安妮·莫里斯展厅中进行,这是一个将剧场故事与展览融为一体的音乐肢体展览剧场。
伴随着悠扬的大提琴声,小朋友与家长们一同步入展厅,通过观看和参与,体验充满创造力的奇妙展览空间。展厅中呈现的剧场故事,是一个关于挣扎、努力和呐喊的故事,激励着我们每个人发现生命的无限可能。展厅空间中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故事,每个细胞也都有它的声音。身处一个庞大的“细胞家族”中,每个小细胞都怀抱着对自由的渴望,对未知的好奇,以及探索的勇气。
在展览剧场中,儿童与家长也成为剧场故事的一部分,通过即兴演绎和互动参与,与导师一起创造一部在美术馆里发生的剧场故事。

图源:上海复星艺术中心微信公众号
03
“绘本剧动”亲子能量剧场
上海浦东碧云美术馆
“
对象:3-7岁儿童及家长
活动内容:活动由亲子运动课程老师授课,儿童及家长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阅读绘本故事,让绘本“跳”起来。
活动还包括多项精心设计的运动任务,需要亲子默契配合来完成挑战,例如一起模仿动物的行走方式、用写作跨越“故事河流”、用肢体语言猜测剧情走向等等。这些任务不仅能够锻炼孩子们的运动能力,也让父母在参与中找回童心。同时,亲子协作完成挑战的过程,也有助于加深互动与情感联结,增进亲子关系。

图源:上海浦东碧云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04
“眼睛先生来看展”儿童互动肢体剧
江苏省美术馆
“
对象:4-12岁儿童及家长
活动内容:“眼睛先生来看展”是展览“童乐园”的配套活动,是一部专为孩子打造的趣味互动肢体剧。小朋友们将跟着穿西装的“眼睛先生”,通过好玩的肢体互动、欢乐的音乐律动,开启观展旅程,在充满想象力的表演中,解锁自己身体里的多种观展方式。

图源:江苏省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05
“美术馆之夜”先锋儿童剧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
“
对象:亲子家庭
活动内容:先锋儿童剧是“美术馆之夜”主题活动“星夜艺游:让快乐慢慢走”的一部分。美术馆通过与儿童剧团合作,设计了“美术馆之夜”系列活动,其中沉浸式戏剧活动的部分是以剧团原创话剧《我要去看海》为基础编排的。
《我要去看海》改编自经典儿童绘本《不一样的卡梅拉》,讲述了一只执着追寻大海的小鸡突破常规、勇闯未知的冒险故事。“美术馆之夜”版的儿童剧融入了展览内容,引导小朋友参与互动。活动中,剧团演员会即兴增加台词,带领孩子们跟随小鸡小兰的足迹走进展厅,感受“生活比下蛋更好玩”的成长哲思。美术馆的经典藏品展与戏剧主题也遥相呼应——艺术家丈量山河的脚步正对应小鸡奔赴星辰大海的勇气。

图源: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06
“运河传说”亲子即兴戏剧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
对象:亲子家庭
活动内容:活动由一系列即兴戏剧游戏串联,并在游戏中融入运河文化元素。首先是“石头剪刀布蚕宝宝进化论”游戏,孩子们在父母的陪伴下,化身运河畔的小小生命,体验由蚕至蛾的奇妙变化;随后是“照镜子”游戏,小朋友们在游戏中积极尝试做面部表情的模仿;接下来是“词语联想接龙”环节,小朋友和家长们需要用“想到...就想到...”的句式造句;在随后的“我是一棵树”环节,老师将运河的元素融入即兴戏剧,小朋友和家长们则化身为运河的守护者与见证者;在最后的“九句故事接龙”游戏中,每个家庭携手创作“木桥到拱宸桥的重生故事”,搭建起历史与现代的桥梁。

图源: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07
亲子戏剧表演训练营
陕西凤美术馆
“
对象:亲子家庭
活动内容:亲子戏剧表演训练营是美术馆“不可思议的身体:艺术实验室”系列活动的一部分,全部活动还包含展品赏析、亲子绘画体验工作坊等内容。
戏剧活动基于展览“同异”,由美术馆与儿童小剧场合作设计,小朋友们在欣赏过当代艺术作品后,会在导师的指导下训练戏剧基础能力,提升综合表现力、团队协作力和角色塑造力,完成剧本初体验和角色塑造,共创微型舞台剧,踏上“从画布到舞台”的美学探险之旅。

图源:陕西凤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08
“神奇的衣裳”研学儿童剧
济宁市博物馆
“
对象:年满6岁以上的少年儿童及家庭
活动内容:“神奇的衣裳”是一场全程由孩子们主导的戏剧活动。演出开始前,孩子们化身“汉服设计师”,亲手DIY自己心仪的服装,并参与舞台、场景及道具的设计制作,亲手绘制舞台背景、搭建模型,将自己心中的汉服世界一点点构建出来。
演出中设置了多个亲子互动环节,例如限时完成穿搭挑战,孩子负责齐腰襦裙多层穿搭,家长协助系带、整理披帛,搭配璎珞禁步,还原“衣冠上国”的穿戴智慧。
通过精彩的剧情演绎与互动,孩子们可以深入了解汉服款式,了解汉服的制作工艺和穿戴礼仪,学习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意义。演出结束后,身穿汉服的小朋友还会上场走秀,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学中乐”。

图源:济宁市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案例聚焦 | 博物馆儿童桌上游戏精选
案例聚焦 | 博物馆儿童实景解谜游戏精选
案例聚焦 | 全国博物馆“六·一”教育活动精选
案例聚焦 | 全国博物馆暑期教育活动精选
案例聚焦 | 儿童博物馆教育与参观手册
案例聚焦 | 全国儿童博物馆教育专区地图(综合性博物馆)
案例聚焦 | 博物馆手把手教我们做文明观众
案例聚焦 | 儿童博物馆教育与传统节日
内容来源: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复星艺术中心、上海浦东碧云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陕西凤美术馆、济宁市博物馆。
编辑 / 彭洁薇
校对&排版 / 陈雨涵(实习生)
审核 / 王铮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