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外企事业单位、设计工作室设计师及服装院校师生(含港澳台地区)等: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焦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创意创新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推动文化创意设计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创意设计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美好生活。
本届大赛设“紫金奖·文化产品融合创新设计大赛”“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紫金奖·公益传播设计大赛”“紫金奖·工业设计大赛”“紫金奖·数字文化创新大赛”五个专项赛事。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为本届紫金奖·文化产品融合创新设计大赛--纺织产业协作赛的责任单位。现将紫金奖·文化产品融合创新设计大赛--纺织产业协作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名称
第十二届紫金奖·文化产品融合创新设计大赛--纺织产业协作赛
主题:好设计 美生活
本赛道聚焦纺织业领域,以“设计升级+文化赋能”为核心导向,旨在通过征集兼具文化内涵、实用价值与商业潜力的服装、配饰、家纺类原创作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力服装纺织制造企业突破产品同质化瓶颈、提升附加值,促进产业向高端化、特色化、市场化方向高质量发展。
①服装类:分文化赋能方向和创新引领方向。
文化赋能方向,一是工艺融合,可采用非遗技艺(如苏绣、云锦、蜡染、扎染、缂丝等)应用于服装局部或关键部位,但需充分适配现代工业生产流程与技术标准,需保障规模化生产可行性;二是符号转译,提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图案(如山水、花鸟、瑞兽)、传统纹样(如回纹、祥云、宝相花)、文化符号(如汉字意象、传统器物轮廓)等,经现代化设计重构后应用于服装整体造型或细节装饰,实现传统美学与现代时尚的有机统一。
创新引领方向,可围绕材质、面料、款式及设计理念开展创新,鼓励采用环保再生面料、功能性复合面料(如抗菌、防风、吸湿排汗面料),突破传统款式结构局限,融入前沿时尚理念,设计具备潮流引领性的服饰,作品需完全体现实用性与功能性,满足日常或特定场景穿着需求。
两个方向的作品品类涵盖男装、女装、童装及功能性服装四大类。其中,功能性服装特指适配特定场景的服饰,包括但不限于:校服(需符合学生穿着舒适度与校园文化需求)、职业制服(如工装、服务行业制服等,需满足职业功能需求)、特殊场合服装(如礼仪服装、户外运动服装等,需贴合场景使用特性)。
②配饰类:可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或采用创新材质、工艺及设计理念,兼顾装饰性与实用性,提升整体穿搭的完整性与时尚感;部分作品可突出科技赋能,探索智能功能与配饰的融合创新。
产品包含但不限于头饰(如发簪、发箍、发夹等)、帽子(含常规款与功能款)、围巾、鞋履,需明确适配的服装品类(如正装、休闲装、运动装等)及使用场景。
产品可突破传统配饰形态与材质限制,展现前沿设计理念;亦可以实用性为核心,分为特殊功能款与常规款:一是特殊功能款,如具备防晒、保暖、防护等功能的帽子、鞋履,或适配特定职业需求的头饰、围巾,需明确功能指标;二是常规款,如日常佩戴的帽子、围巾、基础款鞋履等,需满足日常使用舒适度与审美需求。
③家纺类:需结合现代家居生活场景,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或围绕花型、款式、功能开展创新,兼顾舒适性、美观性与实用性,满足现代人对家居生活美学与功能需求的追求。产品品类包括但不限于床品套件、地毯、家居装饰布艺等,需明确产品适用的家居空间。
花型设计类,要求以花型创意为核心,可提交画稿形式作品,需体现当年度色彩趋势与流行趋势,花型需适配家纺产品特性。
款式开发类,以产品款式与功能创新为核心,需符合现代人对家纺产品的使用需求,融入功能性设计。
二、参赛对象
从事纺织服装创意设计的从业人员及企业,海内外高校相关设计专业的教师与学生,以及热爱创意创作的社会人士。
三、参赛报名
1、提交截止日期为2025年11月15日;
2、大赛统一采用网上提交的方式。参赛者须在大赛官方网站(www.zjjsjds.com见下图)注册报名后方可提交;

3、参赛者可为个人/企业/团队,作品署名不超过3个,团队参赛由个人间合作/单位间合作。在校学生如有教师指导参赛创作,应在报名时予以注明;
4、报名参赛需提交设计图/产品图,图片不超过5张,以JPG格式提交,精度应不小于300dpi,单张图片大小不超过20M;方案设计以PDF格式提交,单个文件大小不超过50M;
5、提交作品时同步提交设计说明,设计说明应包括设计思路和亮点(200字以内);
6、提交内容除设计说明、图示注解外,不得出现参赛者姓名、单位及其他无关的任何标记,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7、参赛者提交的参赛作品,必须先自行向省级版权管理部门完成版权登记;
8、所有参赛作品应为原创设计,知识产权纠纷由参赛者自行承担;
9、本届大赛设服装及水晶产业2个产业协作赛道,产业协作赛道参赛作品与其他参赛作品具有同等参评资格,提交作品时需同步根据主体赛分类进行选填,无需另行报名;
10、提交内容较主体赛还需补充提供以下信息:
纺织产业:服装类作品须为同一主题的系列设计,每个系列需包含不少于4套服装。系列设计需保持主题一致性与风格统一性,每套服装须具备独立完整性,设计图中需清晰呈现工艺细节、元素应用、功能设计等;配饰类作品需为同一主题的系列设计,每个系列不少于2件同类或关联品类配饰,设计图中需标注材质、工艺及尺寸等关键信息,确保设计可实现性。常规款产品要充分考虑产品生产成本、定价策略、市场需求等,确保作品具备市场转化能力,相关信息需在设计说明中体现;家纺类设计说明需标注花型主题、色彩色值、适配家纺品类及应用说明,需提交款式设计图,标注材质、工艺、尺寸、功能特性,鼓励申报系列作品。
四、奖励措施
本届大赛设置“紫金奖”创意设计组委会大奖、金、银、铜、优秀奖及大学生创业创新奖。组委会大奖”1名,奖金10万(税前)金奖15名左右,奖金每位6万元(税前)银奖36名左右,奖金每位2万元(税前)铜奖70名左右,奖金每位5000元(税前)优秀奖及大学生创业创新奖若干,并颁发证书。
“紫金奖”金奖等同于“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一等奖,“紫金奖”银奖等同于“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二等奖。
五、联系方式
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
周 燕:13851899098(微信同号)
邮 箱:653423198@qq.com

















